咨询电话:0769-22348555
莫 老 师:18680617367
南城校址:
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口鸿富楼6楼(时尚电器对面)
东城校址:
东莞市东城区雍华庭步行街B55号(麦当劳正对面右边直入30米)
据日本通网站1月1日报道,很多去日本留学的人都会发现日本人有许多习惯与中国人不相同的,如果在留学之前掌握这些,既可以更快融入日本社会,也能有效避免闹笑话、得罪人。
日本人的忌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:
1、语言禁忌
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,如“苦”和“死”,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,如数词“4”的发音与死相同,“42”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,所以医院一般没有4和42的房间和病床。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“42”,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。“13”也是忌讳的数字,许多宾馆没有“13”楼层和“13”号房间,羽田机场也没有“13”号停机坪。
在婚礼等喜庆场合,忌说去、归、返、离、破、薄、冷、浅、灭及重复、再次、破损、断绝等不吉和凶兆的语言。商店开业和新店落成时,忌说烟火、倒闭、崩溃、倾斜、流失、衰败及与火相联系的语言。交谈中忌谈人的生理缺陷,不说如大个、矮子、胖墩、秃顶、麻子、瞎聋、哑巴等字眼,而称残疾人为身体障碍者,称盲人为“眼睛不自由者”,称聋子为“耳朵不自由者”等。
2、行为禁忌
日本有纪律社会之称,人们的行为举止受一定规范的制约。在正式社交场合,男女须穿西装、礼服,忌衣冠不整、举止失措和大声喧哗。通信时,信的折叠、邮票的贴法都有规矩,如寄慰问信忌用双层信封,双层被认为是祸不单行;寄给恋人信件的邮票不能倒贴,否则意味着绝交。
日本人在饮食中的忌讳也很多: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,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;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,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;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、整理头发,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;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。在日本,招呼侍者时,得把手臂向上伸,手掌朝下,并摆动手指,侍者就懂了。谈判时,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“O”字形,你若点头同意,日本人就会认为你将给他一笔现金。在日本,用手抓自己的头皮是愤怒和不满的表示。
3、社交禁忌
日本人送礼时,送成双成对的礼物,如一对笔、两瓶酒很受欢迎,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,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,日本民间认为“2”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,一般送3万、5万或7万日元。礼品包装纸的颜色也有讲究,黑白色代表丧事,绿色为不祥,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,最好用花色纸包装礼品。
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办公室,而是在会议室、接待室,他们不会轻易领人进入办公机要部门。日本不流行宴会,商界人士没有携带夫人出席宴会的习惯。商界的宴会是在大宾馆举行的鸡尾酒会,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,进入日本人的住宅时必须脱鞋。在日本,访问主人家时,窥视主人家的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。在日本,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。日本人从来不把工作带到家里,妻子也以不参与丈夫的事业为美德。
日本交通纵横交错,便捷发达,除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,贯穿全日本的JR国铁、新干线,公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交通工具。
▲基本附有运行时刻表。但与一分不差的地铁电车等不同,巴士受到路面影响,并不是完全准时。前后误差在0-5分钟左右。
▲公交车一般不需要招手,站在站前即可。
▲日本的巴士分为“先付费”和“后付费”两种。
①“先付费”
票价固定的巴士,是上车先刷卡或者付钱。一般从前门上车,直接刷卡,或者投币。
②“后付费”
很多巴士是按路程收费的,一般从中门上车,上车时旁边有一个机器,需要取出整理券,整理券号码代表上车的车站,这样就可以计算下车时该付的费用。
▲车内禁止打电话,吸烟。
▲巴士在上车和下车时会给顾客充分的时间,不会催人,因此在巴士未停靠之前不要从座位上站起来或者走动。
▲一般巴士前会有屏幕显示到站信息,可以按座位附近的按钮提示司机下站停靠。如不按按钮可能该站不停车。
①如果上车时已经支付车费,可以直接下车。
②如果是下车时支付车费,请将车费和整理券一起放入投币付费的口内。(一些巴士可能需要给司机展示一下整理券的号码)
▲付费箱一般比较复杂,因为带有破钱的功能。
▲如果有交通卡或者已经准备好零钱,可以直接付费。
▲如果没有零钱,可以预先准备好1000元面值的纸币或者500元硬币,投入换零钱口。破好的零钱会从下方出来,然后再用零钱付费。(换零钱口不包含付费功能)
▲各个公司该机器可能形态不一样,但是功能都差不多。上面一般有标识汉字。塑料透明的口一般是付费口。
▲公车上常见的日文词汇有:両替(换零钱),硬貨(硬币),1000円札(1000日元钞票),ICカード(IC卡)。